行政公益诉讼 武夷山国家公园 饮用水源地保护 府检联动 跨区域协作
【要旨】
针对国家公园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存在的多种违法情形,涉多个监管主体职责交叉、监管不到位的问题,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,运用圆桌会议厘清监管职责,督促依法协同履职。通过强化府检联动、跨区域检察协作等方式,合力推动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、一体化保护。
【基本案情】
武夷山国家公园横跨江西、福建两省,是我国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。武夷山国家公园(江西片区)地处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南部,拥有武夷大峡谷这一独特的地质地貌,被誉为“江南九寨沟”。位于铅山县北武夷大峡谷流域范围内的英将河(上游段)、铁炉水库是周边2.16万名群众的饮用水源。近年来,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违法建设项目、畜禽养殖污染、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、网箱养鱼、非法垂钓等违法情形,危及水源安全,破坏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。
【调查和督促履职】
铅山县人民检察院(以下简称铅山县检察院)收到当地群众反映北武夷大峡谷流域饮用水源地污染问题线索,2022年9月23日,铅山县检察院决定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。检察机关深入北武夷大峡谷流域进行走访调查,通过询问当地村民、调取资料、现场勘验、无人机航拍等方式,查明北武夷大峡谷流域2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存在堆放生活垃圾、违法排放畜禽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、违规建设旅游公厕等违法情形。
2022年9月26日,铅山县检察院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,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,协同推动问题整改。针对饮用水源地违法情形多样、且存在多个部门职责交叉、监管不到位的问题,铅山县检察院于2022年9月28日组织召开圆桌会议,邀请武夷山国家公园(江西片区)管理机构代表、特邀检察官助理、人民监督员参会,与相关单位共同厘清职责,研究整改措施,并推动建立了常态化巡查监管、信息资源联络共享、联合专项整治等工作机制。经联合整治,共恢复被污染水源地面积5.63亩,清除处理河段漂浮垃圾165公斤,增设警示牌、公示牌、宣传标语、监控设施等20余处,网箱养鱼、非法垂钓及违规建设公厕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治理。
为促推北武夷大峡谷水域综合治理,铅山县检察院向县人民政府专题报告案件办理情况,县人民政府召开第一次府检联席会议,邀请武夷山国家公园(江西片区)管理机构、上饶市铅山生态环境局、县水利局、属地乡镇等单位进行会商研究。县人民政府部署开展专项治理活动,组织人员对北武夷大峡谷水域沿岸开展巡查7次,清理垃圾1200多公斤,排查并关停周边污水排水口3处,劝返驴友2批13人次。2022年12月,铅山县检察院吸纳当地乡镇网格员加入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团队,并邀请参与“回头看”,实地检查饮用水源保护区、北武夷大峡谷水域污染问题整改情况。鉴于被侵害的公共利益已得到有效保护,2023年1月3日,铅山县检察院依法对该案决定终结办理。
为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的高标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铅山县检察院积极开展国家公园跨区域保护工作,于2023年3月参与签署了武夷山国家公园闽赣检察“2+5”监督工作的协作意见,构建多层级、多领域、全方位的国家公园跨区域司法保护新模式。自协作机制建立以来,铅山县检察院受理移送线索8条,立案办理土地污染等生态环境领域案件8件。
【典型意义】
水生态是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维系着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安全,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,搭建沟通协作平台,督促相关单位依法协同履职,推动困扰群众多年的饮用水源地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通过府检联动机制以点带面,推动北武夷大峡谷水域全方位治理。积极参与构建跨区域协作机制,促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系统治理、长效治理,共同守护武夷山国家公园蓝天碧水净土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永续发展。